2025年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作为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残疾人群体需要得到更多尊重与关怀。满洲里市检察机关始终将残疾人权益保障作为民生保障重点,通过支持起诉、公开听证、检察和解等多元化履职方式,持续为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保护注入检察力量。
“三步工作法”破解“无证之困”:残疾工匠的劳动尊严终获守护
“我给她换了暖气,还垫了钱,她却翻脸不认账……”
2024年7月,张某攥着发皱的收据走进满洲里市检察院。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不仅是多重残疾人,早年还因意外失去三根手指,但始终坚持靠手艺谋生。一个月前,他受朋友陈某委托为其更换暖气,还垫付了材料款,然而安装完成后,陈某以费用过高为由拒绝支付工钱,双方因此发生肢体冲突并报警,后二人均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求偿无门的张某,因拿不出书面协议和其他有效证据能够证明双方存在承揽关系,法院无法立案,张某抱着最后希望敲开了检察机关的大门。
检察机关经审查发现,张某的眼部、手臂、手掌多重残疾,诉讼能力较弱,符合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条件,受理案件后,办案团队立即启动残疾人维权绿色通道。针对张某的举证难题,坚持有限介入原则,运用“三步工作法”精准破局:
首先耐心倾听张某讲述事情经过,详细了解案情,引导他梳理交易细节、明确诉求,协助整理收据、销货清单等证明材料;接着前往派出所调取询问笔录、行政处罚决定书等关键证据,确认承揽关系成立;最后与残联工作人员对接,及时为张某提供帮扶救助,切实保障残疾人的权益。
考虑到双方系朋友关系,检察官询问张某是否具有调解意愿,张某伸出左手激动地说:“检察官您看看,我是一个残疾人,我费力为她更换暖气还垫付了部分材料款,她这样做太让人心寒!我不同意调解。”检察机关在充分尊重张某意愿的情况下,支持其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审理期间,双方达成和解,陈某一次性支付张某1700元。收到工钱的瞬间,张某眼角湿润:“没想到没合同也能讨回公道!”
案件办结后,检察机关邀请民政局、妇联、残联、工会等单位代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参与听证,通过公开审查、释法说理,明确各部门、社会组织对社会特殊群体的帮扶、救助责任,推动形成“检察+行政+社会”协同保护格局,让特殊群体真切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该案只是满洲里市检察院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缩影。近年来,满洲里市检察院不断探索改进民事支持起诉工作方式方法,逐步形成“支持起诉5+”工作模式,通过依法调查核实、协助申请法律援助、公开听证、检察和解、多元救助的综合履职方式,支持52名申请人成功维权,让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从“纸面”落到“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