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图片新闻

呼伦贝尔市检察院民事数字检察模型上架全国数字检察平台

时间:2024-07-23  作者:闫一铭  新闻来源: 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

呼伦贝尔市检察院创建的“弱势劳动者民事检察监督模型”于2024年7月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上架。该模型为2024年全区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研发推广应用活动开展以来六个实现上架的模型之一。呼伦贝尔市检察院以数字检察为抓手,深入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能动履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质效。

模型介绍

2023年3月,呼伦贝尔市检察院创立该模型,通过数据碰撞与人工比对分析,发现拖欠劳动者薪酬等侵权线索,持续更新数据池,常态化开展弱势劳动者群体保护。

模型数据来源

三大平台数据均为互联网数据,从三个部门所属的后台管理账号设定时间、区域、主体可分批量导出,同时有三个部门线下相关工作数据作为补充。因数据具有公开性,且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有着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的共同目标,配合度较好,数据获取模式具有可复制性。

模型运行规则

将三大平台的数据进行碰撞,碰撞出在信访局及其他平台存在相关信息的劳动者。劳动者案件往往涉及人数众多,有必要对检察官进行风险提示。通过欠薪平台和法律援助平台的数据碰撞,可以进一步开展支持起诉的人工审查。通过对欠薪平台的重点筛查,筛查出检察监督的有效信息,符合监督条件的开展依法监督。

模型规则中的数据碰撞,需要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技术支撑,技术操作易于实现。检察机关与人社局、信访局、司法局三个部门建立长效信息共享机制,定期更新数据池,模型可以持续发挥应用效能。有别于其他数字检察模型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后一经纠正,应用价值大幅下降的情况,本模型具有长期应用的生命力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性,解决问题效果突出、社会治理成效明显。

模型应用成效

该模型作为自治区首批数字检察模型于2023年6月进行全区推广应用,自模型运行以来,呼伦贝尔市检察机关强化横向沟通协作机制,大力维护弱势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与当地司法局、人社局、信访局、残联、妇联等会签共同维护弱势劳动者文件十余份;建立弱势群体线索移送和信息共享的长效机制,同频共振,形成保护弱势群体的工作合力;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治理平台,依法办理维护弱势劳动者权益民事检察监督203件,帮助弱势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380余万元。该模型荣获全市检察机关首届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一等奖,自治区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评选三等奖。


  • 友情链接
  • 其他链接
  •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检察头条号 检察头条号 检察抖音号 检察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