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提升检察服务效能、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普及性和互动性,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检察院正是这一创新浪潮中的积极践行者。阿荣旗检察院将新闻传播与公共服务功能相融合,通过新媒体平台不仅发布工作动态、案件通报等信息,还引入AI智能普法平台“法律百晓生”,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增强检察工作的公开透明度和民众的参与感。
阿荣旗检察院注重布局新媒体矩阵,目前拥有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B站等15个新媒体平台账号,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传播网络。每个平台根据其特性定制内容,比如微信公众号发布深度文章,短视频平台侧重法律知识普及。还积极打造“检察+直播”模式,结合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司法救助等检察职能,及时发现并回应社会关切的法律热点问题,同时收集公众反馈,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参与度、认可度、满意度。
结合检察工作的重点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阿荣旗检察院围绕检察业务工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多角度开展新闻宣传,把法言法语转化成群众语言,打造基层检察宣传精品,创作的普法系列栏目《检SHI尬聊》《说唱检谱》一经推出便深受大众喜爱。结合社会热点和现实案例,走趣味普法短剧路线,把复杂的法律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故事当中,制作了有关套路贷、寻衅滋事、拒绝黄赌毒、未遂不等于没罪等多部诙谐幽默的普法短视频,最高单条普法视频播放量达1.2亿,视频累计播放量达50亿余次,作品《“闲人”德建》获2023年新华网短视频大赛最佳故事奖,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015年,阿荣旗检察院确立“培育风格独特、经得起推敲、抓得住铁粉的宣传文化品牌,让检察工作‘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宣传理念,“阿检郎”文化品牌应运而生。以“阿检郎”为名开通了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账号,坚持群众在哪里宣传阵地就到哪里,围绕检察主责主业,用一字一句、一光一影,传播检察声音、凝聚正义力量,目前在全网吸引粉丝800余万。
经过精心培育,“阿检郎”文化品牌收获了诸多荣誉。“阿检郎”抖音号连续四届荣获中央政法委“四个一百”政法新媒体优秀短视频账号。2023年11月,“阿检郎”入选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阿检郎”相关作品累计荣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年度优秀普法短视频、全国普法办优秀微视频等国家级奖项100余项,内蒙古自治区级奖项30余项。“阿检郎”运营人员多次受邀参加最高检、检察日报正义网、全国法律创新影响力大会、中国信息化研究与促进网、内蒙古自治区新媒体大会等新媒体业务知识等方面的研修班,向与会人员分享新媒体建设经验。
如果说建设新媒体矩阵和打造文化品牌是阿荣旗检察院建设“新闻传播力”的体现,那么在此基础上引入智能普法功能,则是“新闻+服务”模式在检察实践中的创新应用。今年6月,阿荣旗检察院将法律服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阿荣检察微信公众号引入AI智能普法平台“法律百晓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知识需求,实现了服务方式的创新升级。
“法律百晓生”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智能问答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公众可以随时提出法律问题,系统会即时给出专业、易懂的答案,一对一解答,实现了法律服务的即时性和个性化。系统收集了全国73808部法律法规,类目清晰、检索方便,同时收录了关于婚姻家事、债权债务、刑事犯罪等多种类的真实案件法院判决书。它还是一台“法律计算器”,可自助计算18大类的法律相关费用,如工伤赔偿、加班工资、诉讼费用等;还能在线生成起诉状、婚前协议、房屋租赁合同等30种文书,提供人身侵权、劳动纠纷、消费维权等37个大类、上百种常用文书模板,下载即可使用;并有真实案例普法小故事与法治要闻及普法知识竞赛天梯,激活大众学法积极性。
“以前遇到法律问题,常常因为不知道去哪里寻找答案而感到困扰,现在只需要打开平台,输入问题,就能即刻得到清晰、专业的解答,真是既快捷又准确。”“‘法律百晓生’不仅能够为普通百姓提供基础的法律指导,平台上的最新法律资讯和案例分析还能为法律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是提高工作效率、拓宽视野的得力助手。”用户这样的正面反馈,说明“法律百晓生”不仅在提升公众法律意识、解决法律困惑方面效果显著,也得到了法律工作者的认可。
自“法律百晓生”上线以来,阿荣旗检察院的服务效率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一方面,该平台通过精准推送法律信息,有效扩大了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了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智能服务模式极大缩短了法律咨询的响应时间,使法律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解决了以往获取法律帮助难的问题。平台的互动性和参与性特点,也促进了检民之间的沟通与信任,构建了和谐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