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检察要闻

作风映于“舌尖” 纪律铭于心间——大检察官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时间:2025-07-03  作者:  新闻来源: 内蒙古检察

作风映于“舌尖” 纪律铭于心间

大检察官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7月1日下午,自治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永君以“谈吃喝”为题,为院机关和事业单位、呼和浩特铁路运输检察分院、小黑河地区检察院检察人员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今年以来,自治区检察院通过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读书班、“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和主题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扎实推进学习教育。本次党课作为自治区检察院学习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旨在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筑牢根基,切实以扎实的作风建设成效回应检察事业的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吃’反映着人心向背、兴衰荣辱,对群众来说三餐四季的平常小事,对党员而言,那就是可窥风骨的大是大非,对政党而言,吃喝反映的是作风,体现的是形象。”如何深刻认识违规吃喝的政治危害,坚决抓好违规吃喝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李永君结合党史、新中国史和近期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从四方面展开此次党课。


一要牢记“吃喝上面有形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李永君以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开篇,引申到政治视角下“吃喝”所体现的深刻寓意,通过历史长河中大量鲜活案例,从正反两面鲜明指出:俭朴的吃喝能够凝聚民心、树立正面向上的形象;而奢靡浪费、违规宴请,则必将侵蚀公信力、损害组织根基。他强调,吃反映着人心向背、兴衰荣辱,三餐四季于群众是日常小事,于党员则是可窥风骨的大是大非,于政党而言,更是关乎作风优劣、形象好坏的重要窗口。“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切莫视违规吃喝为“舌尖上的小事”,其本质是触碰纪律红线、瓦解政治生态的“大害”。全体党员必须从维护党的形象、巩固执政基础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危害性。


二要感悟“吃喝里面有力量”。承接历史镜鉴,李永君将目光投向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他讲述了三湾改编时期毛泽东同志规定的“官兵同灶吃饭”制度,回顾了红军将士依靠一顿薄粥、一碗瓜菜,甚至山间野菜充饥度日的感人场景。李永君严肃指出,官兵一致、上下同心的关系能够凝聚起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他强调,懂得方向问题比吃什么更重要,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正是这份来源于共克时艰、衣食同享的朴素力量,使得我们党在强敌与困难面前不忘初心、迎难而上、愈挫愈勇,凝聚起同仇敌忾、感恩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要警惕“吃喝下面有陷阱”。从历史的启示转向现实的警醒,李永君着重剖析了当下“吃喝”背后潜藏的腐败风险与政治陷阱,通过解读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杯酒释兵权”等典故,生动而深刻地阐释了“喝酒入局,酒后出局”的残酷逻辑。无论是古代谋士以“二桃杀三士”的计策谋人性命,还是现实中个别公职人员因一次酒局而滑入深渊、被深度“围猎”,无不揭示一个真相:推杯换盏的表面是口腹之欲与情面往来,其深层往往关联着“勾连攀附”“权力寻租”与“利益输送”。他郑重告诫全体检察人员,务必清醒认识到:酒局背后有圈子、有利益、有信息、更有目的!酒局喝的是酒,入的是局。


四要当心“吃喝后面有损伤”。有礼有节的吃喝有益健康,恣意妄为的吃喝则招致损伤,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近期发生的违规吃喝典型案例,李永君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他强调,筷子虽细,能刺伤民心民意;酒杯虽小,能淹没个人前程。他要求全体检察人员必须严守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等各项规矩,时刻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断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做好自身的“看门人”,坚决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真正把精力放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上。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授课主题鲜明、案例鲜活、发人深省,一定要深刻认识违规吃喝的严重政治危害,注重从小节上约束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要坚持守住心、管住嘴,时刻防侥幸、防懈怠、防任性,真正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提振精神,鼓足干劲,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维护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


  • 友情链接
  • 其他链接
  •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检察头条号 检察头条号 检察抖音号 检察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