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巴尔虎左旗检察院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检察工作大局,以“民族团结+检察+N”工作模式为重点,做实做细检察环节民族工作,实现检察事业与民族团结进步同频共振,共同绘就民族团结绚丽之花。
一、以党建统领为“底色”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
细化组织构建,织密组织保障网。新巴尔虎左旗检察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组织基础,调整新巴尔虎左旗检察院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检察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
强化理论武装,织好思想基础网。落实落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通过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专题讲座、开展研讨等方式,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等内容,切实做到检察人员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聚焦党建引领,织就高素质队伍网。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主题党日活动,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提升检察人员民族团结意识。联合党建结对及帮扶嘎查共同举办“检察助力乡村振兴,携手共铸民族团结”活动,拉近检察机关与各族群众间的距离,提升各族群众的法治意识。
二、以能动履职为“亮色”搭建民族团结“连心桥”
注重司法履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各类犯罪,切实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安全稳定。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与旗司法局联合走访,强化法治教育和关心关怀,全力助推平安新巴尔虎左旗建设。
厚植检察为民,培育地区民族深情。当好民族地区“护薪人”,以“支持起诉+诉前调解”方式,帮助农民工讨回薪资83万元,与行政机关签订《关于共同维护劳动者民事权益的协作意见》,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力守护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督促清理动物尸体260余具、消除电梯安全隐患4处、排除电力设施隐患6处,筑牢公共安全屏障。
守护绿水青山,绘就北疆生态画卷。服务保障系统解决草场过牧问题,开展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工作,对辖区内休牧期违规放牧行为立案4件,结合草原过牧问题,制发检察建议4件,有效维护草原生态环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三、以司法为民为“本色”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推动矛盾化解,保障地区和谐发展。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在12309检察服务大厅,配备双语检察官,实现双语接待,落实院领导接访、包案负责、公开听证等多元化工作举措,解决各族群众合理诉求,促进民族团结和睦。设立双语检察官办案组,在检察机关办案环节实现双语全覆盖,充分保障各民族群众的诉讼权利,切实解决广大群众交流难、诉讼难问题。
护航青春希望,全力营造良好环境。成立双语普法宣讲团,在法治进校园活动中注重把法治教育与民族团结精神培育相结合,将民族团结内容融入未检法治课,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在青少年心间。
传递司法温度,彰显司法人文关怀。推动司法救助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件,发放救助金2万元,与旗乡村振兴局联合制发《关于加强乡村振兴领域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司法救助助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保障民生惠及困难群众。
做好结对帮扶,提升文化交融凝聚力。通过派驻第一书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深入帮扶嘎查走访群众,开展国家政策宣传,协助嘎查集体肉牛项目转型升级,为困难群众申请小额贷款4.5万元,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四、以法治宣传为“特色”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
夯实“网络”宣传阵地。始终把普法宣传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桥梁纽带,依托“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构建多渠道的宣传矩阵,通过发布民族政策解读文字、图片、小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浓厚民族团结进步良好氛围。
夯实“线下”宣传阵地。立足民族地区发展实际,组建双语普法小分队,将现场普法与民族节日相融合,将宣传摊点设置在人流量较大的那达慕会场,在民族团结政策宣讲中结合“检察护企”“检护民生”等专项行动,用双语进行以案释法,让各民族群众能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石榴花开满目红,民族团结一家亲。新巴尔虎左旗检察院将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持续巩固和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质效,把准民族地区发展脉搏,踏准民族地区服务鼓点,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