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市检察院始终坚持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检察履职的基本价值追求,通过树立“小案精办细研”的理念,不断提升民事支持起诉为民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支持起诉+调查核实
为弱势群体维权夯实证据基础
办案人员主动走访当事人,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案件基本情况,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当事人厘清法律关系和争议事实。坚持有限介入原则,引导当事人自行收集并固定相关证据。对于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调取的,围绕法定起诉条件积极开展调查核实,通过走访公安机关、居民社区等帮助当事人查明被告身份、固定侵权证据,支持当事人依法起诉,体现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担当。
支持起诉+法律援助
发挥联合优势,实现职能互补
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满洲里市检察院第一时间引导并协助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弥补弱势群体在诉讼能力上的薄弱劣势。2024年以来,共协助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11件,帮助其成功提起诉讼,有效促进了民事支持起诉与法律援助工作的衔接,为弱势群体维权全程保驾护航,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支持起诉+公开听证
使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
满洲里市检察院积极践行“应听尽听”原则,通过公开听证审查,释法说理,促进支持起诉工作阳光化、透明化发展,将公开听证转化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有效途径。今年7月就三起涉残疾人、老年人、妇女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支持起诉案件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民政局、妇联、残联、工会代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参与会议,在合力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方面达成共识,进一步强化了支持起诉效果。
支持起诉+检察和解
多元解纷,提升支持起诉实效
满洲里市检察院秉持“如我在诉”的办案理念,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尽早解决当事人实际困难、减轻诉累为出发点,因案制宜、精准施策。通过与法院、残联等部门的协作配合,2023年以来引导当事人达成和解20件,和解金额达到22.34万元,切实减少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节约了司法资源。
支持起诉+司法救助
为弱势群体撑起法治蓝天
满洲里市检察院践行“司法救助+”工作模式,强化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工作,通过多元化救助模式,促进司法救助与民事支持起诉等多部门融合履职。今年11月,检察官在办理一起离婚纠纷支持起诉案件中,发现申请人长期遭受丈夫家暴,抚养两个未成年儿童且没有经济收入,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及时向控告申诉部门移送案件线索,为其申请司法救助金并上门开展走访工作,针对申请人面临的实际困境,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帮助因案致困的申请人走出生活困境。
下一步,满洲里市检察院将继续创新工作思维,持续发挥数字检察的引领驱动作用,充分运用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手段,为弱势群体维权撑腰鼓气。通过不断提升民事支持起诉为民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司法温度和检察温情,用心用情答好检察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