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市检察院以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抓手,多措并举,全方位构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在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携手‘童’行 ‘未’爱护航”为内涵的“童桦未检”文化品牌。
品牌内涵
品牌名称将代表少年、儿童即未成年人的“童”字与额尔古纳的市树——白桦树中的“桦”字相结合,象征着未检检察官们以白桦树般坚韧不拔、刚正不阿的品质,以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永远在路上的心态,全身心致力于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LOGO简介
4棵白桦树代指检察机关未成年人保护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综合履职。两侧配之以10粒小麦麦穗,象征检察机关“十大业务”。6色伞瓣象征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地面上流淌的是额尔古纳河,红领巾代表着未成年人,寓意未成年人和白桦树共同在额尔古纳河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品牌亮点
依法履职,推进全面综合司法保护
紧抓主责主业,以高质量履职促推“四大检察”融合发展,实现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源头性、根本性“全涵盖”。一方面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穷尽手段教育、感化、挽救,精准帮教,引导迷途未成年人顺利“归航”。2023年以来,针对两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根据犯罪情节、案件事实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通过定制考察帮教内容,帮助未成年人回归正常生活。另一方面,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对犯罪分子形成强大震慑。通过民事支持起诉、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司法救助等形式,开展对未成年被害人的救助帮扶工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花式”普法,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
一是法治剧本杀, 开启校园普法新形式。“童桦未检”工作室连续五年组织检察官们深入辖区中小学开展全覆盖式“法治进校园”活动。今年9月,额尔古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极超首携原创剧本杀《星空下的秘密》开启普法宣传“新”模式,带领同学们在游戏中寻“法”解案。
二是开展防拐骗演练,“实战式”安全教育。为进一步增强儿童防拐骗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额尔古纳市检察院联合市教科局开展幼儿园防拐骗演练活动,活动通过实战演练的方式让儿童了解犯罪分子的“花招”,切实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三是亲子法治夏令营,“沉浸式”法治之旅。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提高未成年人安全自护的法律意识,额尔古纳市检察院组织开展“心有所‘署’ 快乐一‘夏’”主题亲子法治夏令营活动。检察人员带领孩子们走进禁毒基地、看守所、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体验“亲历”式普法教育。
协同联动,共奏未成年人保护最强音
一是以“教育指导”+“监护干预”督促家庭保护。针对监护人在监护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采用谈话、制发督促监护令等方式,督促、警醒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向未成年人监护人制发督促监护令24份,最大限度解决罪错未成年人监护缺位、家庭教育缺失问题。
二是以“入职查询”+“检察建议”加强学校保护。以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为指引,会同市公安局、教科局建立入职查询制度,定期对在职教职工进行犯罪记录查询,严格规范入职查询、从业禁止。同时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校园安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的漏洞,向市教科局制发检察建议一份,该建议得到重视和采纳。
三是以“联合救助”+“强制报告”强化社会保护。联合市民政局、边防检查站、雪东电脑等单位、企业共同对结对帮扶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深入学校、医院、宾馆等场所宣传强制报告制度,推动强制报告制度落地见效,确保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得以及时发现,介入处理。
四是以“联席会议”+“创新形式”促进网络保护。联合市公安局、民政局、教科局、网信办共同召开未成年人保护联席会议,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同时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引入AR虚拟立体互动技术,通过设立防沉迷等模拟场景,以互动体验引导未成年人文明、科学、合理使用网络。
五是以“建全机制”+“督促履职”推动政府保护。与市教科局签订《关于涉案未成年人控辍保学协作配合机制实施办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多次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校园周边文化市场、食品安全、网吧安全治理、销售香烟产品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推动检察办案与行政机关职能互补,助力平安校园建设。
未来目标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乎家庭幸福安宁,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童桦未检”工作室将不断更新理念、拓展思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法律职能,依法履行检察职能。
持续深化创新驱动,完善“一体化”保护机制。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两法”,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不断加强对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标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优保护,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质效,持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影响力。
持续强化法律监督,促进“四大职能”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四合一”办案优势,统筹推进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提升综合履职能力,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助推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切实承担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职责。
持续细化联动合作,推动“六大保护”协同发力。
持续加强与其他政法单位的配合衔接,进一步完善理念统一、执法规范、信息共享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在法治教育引导中的关键作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