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拉尔区检察院坚持把涉农检察作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全方位开展涉农检察工作,助力增创乡村振兴新优势。
一、为农民工讨薪挺“腰杆”
扎实开展呼伦贝尔市维护弱势劳动者合法权益专项活动,运用数字检察模型筛查侵害弱势劳动者权益线索,积极与法院、人社等单位组织协调会商,形成合力维护弱势劳动者合法权益,做好息诉止争工作。2023年以来,海拉尔区检察院运用“保民生、纾民困”法律监督模型,通过支持起诉+诉前和解,帮助35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77余万元。运用该模型筛查出涉及18人的追索劳动报酬支持起诉案件,积极与当地人社局及劳动监察大队协调配合深入详细了解情况,组织法院、街道办事处、房管部门等多家单位召开2次座谈,协调各单位共同推进矛盾化解工作,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帮助当事人追回劳动报酬60余万元。
二、撑起检察服务“三农”“保护伞”
海拉尔区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服务“三农”工作促进乡村振兴,积极开展农机安全公益诉讼检察专项活动,为农村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024年3月,海拉尔区检察院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中发现,某农场驾驶员因驾驶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的拖拉机发生交通事故。经鉴定,涉案当事人驾驶的轮式拖拉机组的行车制动系统、灯光系统、转向系统均不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农机安全隐患,检察机关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深入当地17个行政村及1个国营农牧场,开展农业机械设备实地安全检验专项行动。同时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了广大农牧民、农机驾驶员的安全操作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为切实提升办案质效,我院通过走访农户、深入农田,开展农机安全公益诉讼“回头看”,实地查看整改效果,发现当地农机已投入春耕作业并开展安全技术检测,农机驾驶员安全意识显著提升,公益诉讼办案取得实效。
针对春耕前大量农膜散落田间地头,存在污染环境问题,海拉尔区检察院督促相关行政机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理污染,科学开展农膜回收和利用处理工作,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对相关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三、为困难农民提供司法救助“及时雨”
海拉尔区检察院以涉农司法救助工作为抓手,加大对农村地区困难当事人的帮扶力度,办结涉农司法救助案件7件,发放司法救助金6.2万元。
于某某系黑龙江双鸭山农民,年近70岁已丧失劳动能力,主要依靠儿子于某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生活来源。2024年5月,于某因李某某交通肇事案当场死亡,于某某痛失爱子并失去了收入来源。且肇事车辆无保险,被告人无赔偿能力,丧葬费也未能支付,导致被害人于某的遗体仍停放于殡仪馆。检察机关发现于某某的困难情况后,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及时向上级院请示,联合呼伦贝尔市检察院共同启动联合救助,使用爱心企业捐赠的资金,为于某某发放司法救助金3万元。同时,联合公安机关与民政局加强沟通协调,为于某某减免部分丧葬费用,实现“司法救助+企业+N”的救助模式,为生活困难失独农民送去检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