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记:
2024年6月中旬赴京学习,第一次来到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学院位于五环六环之间海淀区内,北京西郊百望山下,依山面水,环境雅致,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有几日在此学习逗留,也实为难得。海淀区名校聚集,古迹明胜也多汇于此,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包括我们这次培训所在的中央民族干部学院,颐和园圆明园香山还有这座颇有历史渊源的百望山……
此次课程安排虽然比较紧凑,但形式多样,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专题讲座、理论研讨,课余和同行一起在校园散步闲聊,爬爬学校后面的百望山,虽因学校护栏与百望山公园隔开了界限,未能从此面山路登顶,但在学院这一侧的百望山腰也能一窥海淀区,映入眼帘的风景也令人心旷神怡。
看地图知道山顶有座亭子唤做望儿亭,奇怪名称的由来,遂求助“度娘”,方知百望山原名望儿山,相传是北宋年间杨六郎与辽兵大战,佘太君在此处观战并为儿助威,后人为纪念杨家满门忠烈,称此山为“望儿山”,山上建亭为“望儿亭”。古籍《长安夜话》也对此处有所记载:“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百望山是太行山的余脉,是太行山延伸到华北平原最东端的一座山峰,素有“太行前哨第一峰”的美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还发生过“黑山扈”战斗,平原游击队在这里击落敌机一架,杀敌多人,击退了日军进攻。
当年,我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游击队在太行山一带抗击日本侵略者,多少忠烈长眠于此,我们今天在和平盛世下,于静雅的校园、石榴树下聆听教授们的传道授业,闲暇去了解一下这里曾经的故事,不禁感怀如今的安宁祥和是多少人生命换来的,今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经历多少个朝代的更迭和大一统思想感召,经历多少个民族大融合又多少次紧密团结抵御外辱才能形成的局面。
“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生在和平年代,我的情怀自然与古人和先烈无法比拟,虽没有壮怀激烈的高度,却也有感怀涕零的心情,遂作小诗一首,以抒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