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原创散文】“四渡赤水”——我的高考(一)

时间:2024-06-07  作者:李岱岷  新闻来源: 鄂伦春旗检察院

鄂伦春旗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李岱岷

昨天在高中班级的微信群里,细心的王老师发出一张我们96高三二班当年高考成绩单的照片,没想到老师竟把那一张纤薄易碎的纸完好地保存了21年!这太令人惊讶与感动,正当大家陆续发声的时候,宋老师又发了今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我的高考",本来偶尔才会有几条信息的微信群一时间热闹起来,同学们不再"潜水",纷纷"冒泡",直到晚餐后,微信提示还在叮咚叮咚地响个不停。高考,让我们陷入了集体回忆……

高考,我该如何描述我的高考呢?忽然想起了"四渡赤水"的历史,我军在敌强我弱围追堵截的被动情况下艰苦卓绝地斗争,终于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目的。论智慧我是远远不能与伟大领袖毛主席相提并论的,自己也从未有什么深谋远略,那为什么要说四渡赤水?原因有些令人唏嘘,为了本科院校这个战略目标,我参加了四次高考。

一渡:少年不识愁滋味

记忆将我拉回了二十多年前(居然已是二十多年前)林中高三二班的教室里,老师苦口婆心,黑板上高考倒计时的数字在一天天减少……

那时天资平平又个性懒散的我并不是那种敏而好学的优良学子,青春期的叛逆虽然在强势的父母面前并未表现得针锋相对,但也是暗自较劲、你说东我往西。就好比之前文理科的选择那样,父亲其实一直想让我学理科,以后考个医科大学,就业做医生,"越老越值钱"。在他"一厢情愿"的想法下,一有时间他就会给我买数理化学习方面的书。印象十分深刻,当时有一本书封面上还用粗体字不容置疑地印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可遗憾的是我对数理化完全没有兴趣,脑袋里也缺少理科的逻辑思维,我更没想要"走遍全天下",我喜欢文学,喜欢沉浸在文字的海洋里探索认识自我和世界。这和家长的想法是完全相悖的,我知道辩驳可能会被一些大道理压制,因此一直是消极抵抗,另一方面自己也的确是理科弱智,我的理科成绩果然一塌糊涂,父母无奈之下也只好尊重了我的选择。

然而当时我的文科成绩也并未好到哪里,贪玩懒散的个性加载在一个对理想对未来对生活对现实还都没什么概念的懵懂少年身上,结果就是你对生活开玩笑他也对你开玩笑。

高考来了,我完全没有负担地参加了,这是我几次高考中心理素质最好的一次,当然也是成绩最惨淡的一次。自己对结果也完全不意外,早已做好了补习的准备,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校园里有人欢喜有人愁,我谈不上欢喜,但也绝对不在愁的那一堆人里。在林中附近的报刊亭,我给在家里等我消息的母亲打了个电话,"妈,成绩出来了,没考上,我准备补习了。对了,中午我不回去了,跟几个同学在外面吃饭。"这个电话我一直都记得,母亲没有责怪,我也居然没有一丝愧疚,而且还有点理直气壮,还真真是个不谙世事不解父母心的毛头小子。多年以后的现在,因为刚上小学的大儿子在前几天第一次小测验中成绩不理想,我还大发雷霆,事后想起了父母当年对我的包容和理解,不禁心酸和惭愧。

二渡:心有余而力不足

96年那个本应痛定思痛的假期,爱好文艺的傻小子没心没肺地拨着吉他就过完了,甚至还幼稚地想过,如果考不上大学以后就去做个流浪歌手,还好当时只是想了想。

开学了,文补高三十一,还是高三,但一听就是补班的。新的班级我并没有什么陌生感,因为同班的同学大多都认识,都是从应届文科班留下来的老师阵容,基本上没什么大变化,就像高三二班又开学了,不同的是教室里还有一班的同学和我们上届的学长学姐。补习班的气氛多少有些压抑,百十号人挤在一个教室同呼吸共命运,现在想想都喘不上气。

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从心里讲,是很想好好学习抓紧有个起色的,对大学生活也开始有了向往。可因为高中三年吊儿郎当地过日子,根本就没静下心坐稳当过,所以对学习这种技术含量很高的事情我一直不得其法,一次次的模拟考试,成绩龟速前进,心中也急,但又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有时就选择逃避,旷课打场篮球,自习课偷溜出去散散心……好像是郁闷的心情得到了排解,而当你重新坐回座位的时候,一种罪恶感和空虚感又由心而生。那时候,我想不只是我,大家的睡眠都是不太够的,晚上都熬到很晚才睡,睡早一点就有负罪感,而且有时躺在床上胡思乱想也睡不着,第二天挺过第一节课,铃声一响扑倒一片,当年那景象真是蔚为壮观。

记得当时总是对自己很生气,为什么学不好呢?每次模拟考试发榜都是对心的一种折磨,每一次成绩的不理想都让自己感觉离理想的大学又远了一步。其实人大、北大、政法这样的名校从来就没在自己的心里报考志向中出现过,我只想考一个过得去的本科学校,对自己有个交代,对心急如焚的父母也有一个安慰。这是一种自卑,但也是一次次失败之后建立起来的自知之明。

一年的时光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97年7月,高考又来了,我忐忑不安地走进又走出考场,然后是焦灼的等待……成绩终于出来了,有进步,但离本科的校门还有好几十分的距离,记得当时有人说过,你知道一分在全国有多少人吗?可不是,我差的还远呢。时隔多年,这种一分就差很多的思维一直影响到我现在的工作,每年到了年终业务考核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先看我分管的业务与兄弟院相差多少分,特别是落后时。

而在当年,我只是无比的怨恨自己。记得发榜后,跟老友"管子"一起在林中对面的体育场坐了好久,两个人在沮丧的沉默中和自己僵持着,最后终于决心,再补一年!


(未完待续)


  • 友情链接
  • 其他链接
  •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检察头条号 检察头条号 检察抖音号 检察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