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基层最普通的工作人员到一名检察官,只有初中学历的他用了二十年时间。二十年时间看似漫长,却凝聚着他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自我挑战的心血和努力。他的经历为我们描绘了一种不一样的青春,那是一部用学习、用自强堆积起来的奋斗史。
牛刀小试,掀开人生新篇章
1994年,初中毕业的王鑫宇到治安交通巡逻队工作。这一年,他刚年满17岁。17岁,正是青春年华,但他从身边的同事、朋友看到自身知识的匮乏。内心不安分的因子开始蠢蠢欲动,一个突然间的想法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
1995年,王鑫宇参加自学考试,进入了黑龙江省政法学院的法律专业学习。毕业后他被调入检察机关工作。在检察院工作初期,他做过司机、后勤,会计。虽然在很多岗位上工作过,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每天八小时之外,学习成为了工作之余的主要“工作”。
为了备战司法考试,他开始了“清修”。单独租房子、不外出活动、除了工作就是学习,面对朋友、同事,甚至妻子的不理解,王鑫宇没有放弃,他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就是要通过不断学习证明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实现自己在检察岗位的奋斗目标。2007年,他以411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全国司法考试,在呼伦贝尔市司法系统内名列前茅。这让很多人有太多的想不到,想不到在小小的基层院有这样一匹黑马、想不到他在两年时间内先后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想不到他为了学习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和心血。
那么,他如何刻苦的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按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喜欢检察工作,一直梦想能够独立的办理案件。现在,他终于可以顺理成章的开始办案了。
朴实工作,办案体现人生价值
2008年,他开始在大杨树地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工作。良好的学习功底在这时充分体现出来。
大杨树地区归属于鄂伦春自治旗,由于土地广沃,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在偏远的林地草原非法开垦土地。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高发,甚至一度超过当时的刑事案件数量。而这些案件背后的渎职犯罪,为案件办理带来了难度。
在调查贾某涉嫌受贿犯罪一案中,由于受贿案件调查取证工作困难,贾某已经退休,且曾经为正处级领导干部,方方面面关系错综复杂。虽然此案的调查因难重重,但在鄂检察院和反贪局的正确领导下,王鑫宇和同事们客服各种难题,最终成功破获此案。
“鲶鱼效应”凸显,成为工作学习的标杆
参加检察工作以来,他不计名利,认真工作,曾多次被鄂伦春旗委评为优秀公务员、鄂伦春旗检察院评为先进工作者,所在的科室也多次被评为先进科室。在他的带动下,全院掀起了学习的热潮,有十名干警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另有一名干警通过了全国司法考试,全院整体学历水平得到快速提升。虽然他的起点不高,但是王鑫宇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加压、自我努力,成功的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成长为一名检察官。在工作中,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将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充分保障每个人的权利,也使违法之人受到应有的惩处。
工作以来,他虽然付出了很多,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并未骄傲自满,停滞不前。学习不仅是业余生活的内容,更是乐趣所在。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决不可以没有知识”,这是他十分欣赏的一句话。家里和单位的书柜里摆满了专业书籍,在工作中碰到了“疑难杂症”,他都要下意识的查找材料,确保案件办理的高水平、高标准。“奉献源于责任”,对法律的尊崇,是他最高的追求。

用青春为检徽增光

追求梦想的脚步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