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坚持法治原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时间:2022-04-06  作者:  新闻来源: 鄂温克旗检察院

一、什么是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一个地方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可以吸引“大好高”项目落地,凝聚企业创业创新,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为什么要优化营商环境

国家层面:从国家层面来讲,突出强调营商环境有一个大背景,就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201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特征是从过去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转变到现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追求经济快速增长时,成本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成本在提高,有些成本,比如说人力成本、环境成本的增长还是一个大趋势,很难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升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所以说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的营商环境在发生很多转变,以前拼土地的价格,现在拼制度设计;以前拼税收的政策,现在要追求服务的质量;以前拼人力成本,现在开始拼人力资本、拼人才的建设,这是大的转变。从最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营商环境的改善是逐年推进。可以看出要求越来越高,思路越来越宽。

内蒙古层面:连续两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都出席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并讲话,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内蒙古开局“十四五”的第一手棋。为什么是营商环境?在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石泰峰书记指出,营商环境是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之所以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一件大事来抓,就是因为内蒙古营商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影响地区形象最突出、制约高质量发展最严重的问题,已经成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非解决不可的问题。在今年2月7日召开的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自治区发改委更是通报了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3.0版——《内蒙古自治区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行动方案》,并且解读到:“我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已有两次升级,2018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1.0方案),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8个领域,启动了市场主体办事创业便利化改革;2020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方案),进一步对标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自治区实际,在20个领域全力推动减时间、减环节、减成本、减跑动、优服务。2021年全区营商环境评估发现,随着我区营商环境整体逐步改善,市场主体的期待也在升级,由减时间、环节、材料,逐步趋向办事更加便利、准入更加公平、监管更加公正、服务更有温度、政府诚信践诺。从实际情况看,我们现在与市场主体期待、与先进地区水平比还有较大差距。比如,基础数据统一归集不全面,没有完全实现“一网通用”,制约“一网通办”能力建设。比如,各行业监管平台并立,数据互认共用不畅,“一网统管”格局尚未形成。还比如,政务失信认定难,惩戒力度弱,政府诚信践诺不到位成为市场主体诟病最深的问题。”总的说来内蒙古营商环境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放”的效率不高,“管”的精度不准,“服”的质量不优,“信息孤岛”仍然存在,部门间数据共享薄弱等。为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自治区及时提出并出台了3.0方案,这是我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第三次升级。从这一系列的做法上可以看出在新发展阶段,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棋眼”,能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牵系于营商环境能否改善。

   坚持法治原则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把法治原则贯彻到政策制定、执法等各个环节,广泛征求市场主体的意见,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保证执法的公平性,建立健全长效的法制保障,这样的改革才能见实效。营商环境的优化不只靠数据,更需要靠口碑,关键看通过营商环境的优化,企业发展的痛点是不是找准了,经营的堵点是不是疏通了,投资的顾虑是不是打消了,发展的信心是不是增强了。衡量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并非简单地增加政府和企业的互动频次,而是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既有顺畅的政企沟通机制,能在关键时刻解决企业的问题,同时给企业自由创新和发展的市场空间,让企业家安心、放心搞经营。

      在全球产业链重塑和中国经济转型中,以新模式、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为突破口的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活力和希望所在。与传统产业不同,新兴产业具有新的发展规律,也对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新产业、新业态或新模式,没有创造就很难有生产力的突破性解放,创新是一个反复试错的过程,监管也不能简单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需要给予创新一定的政策容忍度,让市场包容有序,充满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明确提出了对新兴产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创新往往与风险并行,在具体执行和落实的过程中,如果监管部门对于新经济的发展规律、盈利模式等认识不到位,就可能将干扰到创新。如何避免表面包容、实则过分审慎,表面放、实则收的现象,是未来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

      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但营商便利度的提升需要把握好度。各地高度重视政务环境的优化,大力推行网上审批和服务,加快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实施“最多跑一次”,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让企业在办理相关业务的时候更便捷、成本更低、流程更少。这样既能够保证工作质量,又能满足企业对于政务效率的要求。但如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搞突击式对标,反而会造成政府资源的浪费。

       营商环境需要聚焦更大力度放权、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加强市场主体保护、突出政务公开透明、严格责任追究等方面,全面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将法规付诸实践,将改革落到实处。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网  )

  • 友情链接
  • 其他链接
  •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 检察微博 检察微博 检察头条号 检察头条号 检察抖音号 检察抖音号